中国绿色减贫指数研究 绿色减贫理论综述

被引:13
作者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课题组
张琦
胡田田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中心
关键词
绿色减贫; 绿色减贫指数构建; 扶贫开发;
D O I
10.16110/j.cnki.issn2095-3151.2015.10.002
中图分类号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绿色发展和减贫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和共同任务。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主题就是"在可持续发展和减贫背景下的绿色经济",提出要以绿色增长模式来取代传统的主要依靠资源和环境的增长模式,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和减贫工作。在绿色发展方面,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将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经济社会发展。但是,新时期我国扶贫面开发还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本研究首次提出绿色减贫的新理念,同时首次构建了"中国绿色减贫指数"。本研究以中国扶贫开发主战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背景,对中国绿色减贫指数进行了综合测度和多层次分析与比较,并对罗霄山区进行了案例分析和检验。本研究提出了中国绿色减贫政策建议,包括:(1)完善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管理机制,加强绿色发展和绿色减贫战略规划;(2)积极探索绿色产业化和产业绿色化的新途径新方法;(3)积极完善生态补偿机制;(4)探索生态资源交易市场的新途径新方法;(5)加强区域联动协调、促进共同发展;(6)创新绿色扶贫的资金融通手段和渠道;(7)强化政府绿色减贫理念,提高公众绿色发展意识;(8)加强对绿色扶贫产业和技术的引导;(9)建立以绿色减贫为核心的贫困县考核机制;(10)突出重点和特色,制定差异性攻坚对策和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绿色扶贫:中西部地区现阶段财政支持政策的必然选择——基于四川财政政策支持的视角 [J].
戴旭宏 .
农村经济 , 2012, (12) :60-63
[3]   全球绿色低碳发展与公平的国际制度建设 [J].
何建坤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05) :15-21
[4]   荒漠化地区绿色扶贫开发模式创新——中国-UNDP新疆和田红柳大芸产业开发案例研究 [J].
王景新 ;
郭海霞 ;
李琳琳 ;
严海淼 .
现代经济探讨, 2011, (11) :51-55
[5]   中国多维度益贫式增长的测度及其潜在来源分解研究 [J].
周华 ;
李品芳 ;
崔秋勇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1, 28 (05) :37-50
[6]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J].
景晓涛 .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9 (03) :54-55
[7]   亲贫困增长分析的理论基础及其改进框架 [J].
阮敬 ;
纪宏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9, 24 (11) :29-33+39
[8]   益贫式增长的定义、度量与策略研究——文献回顾 [J].
周华 .
管理世界, 2008, (04) :160-166
[9]   西方资本形成理论述评 [J].
宋勃 ;
陈海博 .
现代管理科学, 2006, (12) :45-46
[10]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解决中国地区贫困问题的新思路 [J].
王卓君 .
农村经济 , 2006, (02) :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