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40
作者
黄忠华 [1 ,2 ]
吴次芳 [1 ]
杜雪君 [1 ]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资源; 耕地; 误差修正模型; 社会经济因素; 地方财政收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论文利用1978~2007年我国耕地、经济增长、城镇化、地方财政收入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①经济增长、城镇化、地方财政收入对耕地存在单向因果关系;②社会经济因素与耕地面积在长期存在均衡关系,在短期存在失衡关系,41%的非均衡波动将在下一期被修正;③在长期,城镇化、地方财政收入对耕地变化影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5和-0.03,在短期,经济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对耕地变化影响的弹性系数分别为-0.04和-0.01。结论为:协调耕地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应采取长期和短期结合的策略;在长期应减少城镇化发展和地方财政收入对耕地的依赖,在短期应提高用地效益和加强耕地征用监督,用尽可能少的耕地来保障社会经济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92 / 19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耕地减少、农民失地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J].
刘凤朝 ;
孙玉涛 .
资源科学, 2008, (01) :52-57
[2]   经济体制障碍:我国耕地减少的根本原因 [J].
郭贯成 ;
吴群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06) :113-118
[3]   耕地资源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J].
陈利根 ;
龙开胜 .
中国土地科学, 2007, (04) :4-10
[4]   城镇化对耕地影响的研究 [J].
朱莉芬 ;
黄季焜 .
经济研究, 2007, (02) :137-145
[5]   经济增长与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J].
吴群 ;
郭贯成 ;
万丽平 .
资源科学, 2006, (04) :45-51
[6]   黑龙江省耕地非农化与经济发展的Granger因果关系研究 [J].
宋戈 ;
吴次芳 ;
王杨 .
中国土地科学, 2006, (03) :32-37
[7]   城镇化发展与耕地保护关系研究 [J].
宋戈 ;
吴次芳 ;
王杨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1) :64-67+80
[8]   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中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对耕地的占用 [J].
谈明洪 ;
李秀彬 ;
吕昌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12) :1157-1165
[9]   经济增长与耕地非农化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 [J].
曲福田 ;
吴丽梅 .
资源科学, 2004, (05) :61-67
[10]   湖南省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J].
熊鹰 ;
王克林 ;
吕辉红 ;
许联芳 .
地理科学, 2004, (01) :2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