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再工业化”战略对美国贸易逆差和就业的影响

被引:2
作者
白云天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再工业化; 贸易逆差; 制造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71.2 []; F757.12 []; F249.71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金融危机后,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让美国回归实体经济,拉动美国出口,减少贸易逆差,缓解国内严峻的失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对美国制成品贸易数据的分析,发现美国制成品贸易逆差自1990年起就一直扩大,而美国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便一直下降,这是由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国际分工格局、国际金融秩序和制造业专业化分工深化的趋势决定的,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不会使上述三者发生变化,因此不会明显改变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状况。美国制造业的失业是结构性的,而"再工业化"战略只是美国制造业比较优势的延伸,短期不会明显改善美国制造业工人失业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美国制造业的就业变动 [J].
喻美辞 ;
喻春娇 .
世界经济研究, 2009, (12) :58-64+85
[2]   美国“再工业化”的动向 [J].
金碚 ;
刘戒骄 .
中国经贸导刊, 2009, (22) :8-9
[3]   美国制造业变迁与巨额贸易逆差的形成 [J].
杨波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 (02) :21-26
[4]   制造业结构调整与经济波动:美国的实例 [J].
庄宗明 ;
孔瑞 .
国际经济合作, 2007, (02) :60-65
[5]   科学技术进步与当代美国就业机会的变化 [J].
丁建定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7, (01) :41-47+111
[6]   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发展评析 [J].
滕光进 ;
于永达 .
经济前沿, 2002, (06) :25-30
[7]   美国工业结构变革与经济发展 [J].
刘仁毅 .
世界经济研究, 1984, (02) :10-17
[8]  
全球视角的宏观经济学[M]. 上海三联书店 , (美)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D.Sachs),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