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鸟类和兽类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变异

被引:8
作者
丁晶晶 [1 ,2 ]
刘定震 [1 ]
李春旺 [3 ]
蒋志刚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3]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G-F指数;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鸟类; 兽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生物多样性科学的研究重心之一是大尺度生物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形成机制。中国是世界上物种特丰富国家之一,了解我国物种多样性在空间上的变异情况,对于进一步认识大尺度上的生物多样性有重要意义。收集了全国205个自然保护区的鸟类和兽类物种分布信息,以G-F指数作为物种多样性的测度指标,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大陆鸟类和兽类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变异特征。G-F指数是一种基于香农-威纳指数的信息测度,测度了研究地区环境分化程度和实际利用这种生态环境分化的生物类群多样性,是一种对共同起源,相似生境需求的物种类群多样性的标准化多样性测度。结果发现,在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内我国大陆鸟类多样性变异大部分都是由随机因素所引起的。兽类多样性的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区内是由随机因素所产生的,而在青藏高寒区,兽类多样性的总变异中99.9%是由空间依赖性所引起的,主要表现在71492—1020000 m空间尺度上,其分布表现出了强空间相关性。据此,大尺度上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具有特定的规律,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行动中应加以考虑。
引用
收藏
页码:343 / 35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中国动物地理.[M].张荣祖著;.科学出版社.1999,
[2]  
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M].《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编写组 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3]  
物种多样性研究与保护.[M].宋延龄等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  
西藏珍稀野生动物与保护.[M].尹秉高;刘务林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
[5]  
动物分类学的方法和原理.[M].麦尔(E.)等著;郑作新等译;.科学出版社.1965,
[6]   Towards an integrated computational tool for spatial analysis in macro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J].
Rangel, Thiago Fernando L. V. B. ;
Felizola Diniz-Filho, Jos Alexandre ;
Bini, Luis Mauricio .
GLOBAL ECOLOGY AND BIOGEOGRAPHY, 2006, 15 (04) :321-327
[7]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cies richness of vascular plants and terrestrial vertebrates in China: analyses based on data of nature reserves [J].
Zhao, SQ ;
Fang, JY ;
Peng, CH ;
Tang, ZY .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S, 2006, 12 (02) :189-194
[8]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associated with species richness and occurrence of small native mammals inhabiting a coastal heathland: a spatial modelling approach [J].
Gibson, LA ;
Wilson, BA ;
Aberton, JG .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2004, 120 (01) :75-89
[9]   A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of deer harvest in the Adirondack Park, 1954-1997 [J].
Nesslage, GM ;
Porter, WF .
WILDLIFE SOCIETY BULLETIN, 2001, 29 (03) :787-794
[10]   达赉湖自然保护区冬春季鸟类生物多样性与生境的关系 [J].
刘丙万 ;
张成安 ;
黎明 ;
李国海 .
生态科学, 2005, (03) :19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