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盆地的热演化史与油气生成——以吐鲁番-哈密盆地南部构造带为例

被引:18
作者
冯乔
柳益群
张小莉
周立发
郝建荣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西北大学地质系
关键词
叠合盆地; 热演化; 油气生成; 二次生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1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叠合盆地演化的长期性和构造作用的多阶段性 ,造成盆地内多套烃源岩发育和多阶段的热演化作用 ,以及油气生成的复杂性。吐鲁番 -哈密盆地南部构造带的研究表明 ,自晚古生代以来 ,该地区遭受多期次的构造作用与改造。构造热体制和热演化经历了 5个不同的阶段 ,即石炭 -早二叠世为伸展裂谷、快速埋藏与超高温阶段 ,中二叠世为裂谷后凹陷、较快速埋藏与高温阶段 ;晚二叠世至三叠纪为克拉通内凹陷、稳定沉降与较高温阶段 ;侏罗纪至白垩纪为广覆式坳陷、稳定沉降与较低温阶段 ;新生代为挤压造山、较快速沉降与低温阶段。不同地区不同层位的烃源岩具有不同的有机质成熟演化史。台南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和托克逊凹陷中上三叠统小泉沟组烃源岩均具有两次油气生成过程。由于埋藏史和油气生成史的不同 ,台南凹陷和托克逊凹陷油气藏类型和油气性质出现明显差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68 / 273+293 +2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