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沿线经过河流水质评价

被引:10
作者
李佳
李思悦
谭香
张全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流域生态中心
关键词
水质; 跨流域调水; 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工程沿线的19条河流,对其水环境特征进行了为期1年的动态监测。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每条河流的污染因子和污染源类型,在此基础上,由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得知,河南的赵河、贾鲁河、河北的孟良河,北京的琉璃河水质为Ⅳ类中度污染;河南的卫河、河北的洨河、天津的北运河水质为Ⅴ类重度污染,天津的独流碱河水质为劣Ⅴ类严重污染。评价Ⅳ类、Ⅴ类、劣Ⅴ类河流水质指标污染分担率确定污染水体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总体来看,水质沿工程总干渠由南到北逐渐恶化,污染类型也由农业型转向工业型。研究结果可为中线工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与沿线河流污染的有效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93 / 69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黄淮海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M].王浩等著;.科学出版社.2003,
[2]  
中国水资源现状评价和供需发展趋势分析.[M].刘昌明;陈志恺主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3]  
中国南水北调.[M].魏昌林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4]  
环境监测.[M].奚旦立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   南水北调工程及其生态安全:优先研究领域 [J].
张全发 ;
苏荣辉 ;
江明喜 ;
李思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7, (02) :217-221
[6]   黄河白银段水污染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J].
南忠仁 ;
杨苏才 ;
徐文青 ;
牛亚萍 ;
曾贤稷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6) :123-125
[7]   农业面源污染及其控制技术研究 [J].
柴世伟 ;
裴晓梅 ;
张亚雷 ;
李建华 ;
赵建夫 .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6) :192-195
[8]   从科技创新降低能耗入手 推进天津产业结构调整 [J].
周鸿滨 .
宏观经济管理, 2006, (11) :59-60+63
[9]   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 [J].
吴汉红 ;
刘玲 .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6, (05) :58-60
[10]   论中国水资源安全的形势 [J].
畅明琦 ;
刘俊萍 .
生产力研究, 2006, (08)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