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缺席判决制度引论

被引:36
作者
万毅
机构
[1] 四川大学中国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关键词
参与; 效益; 公正; 缺席判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5.3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参与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础性原则 ,但为迅速终结诉讼、提高诉讼效益 ,各国均规定了缺席审判程序作为参与原则之例外。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刑事缺席判决程序缺乏明文规定。在诉讼效益价值日益得到重视的今天 ,一味否定缺判决制度的存在价值是非常不明智的。为此 ,应当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结合我国的司法经验和具体国情 ,从协调诉讼公正与诉讼效益的宏观角度出发 ,构建我国的刑事缺席判决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构建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的思考 [J].
刘柏纯 .
政法学刊, 2003, (06) :27-29
[2]   新刑诉法中应增设缺席判决的内容 [J].
陈小奇 .
法学, 1996, (12) :25-26
[3]  
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德)克劳思·罗科信(ClausRoxin)著, 2003
[4]  
刑事诉讼法[M]. 法律出版社 , (日)田口守一著, 2000
[5]  
刑事审判原理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瑞华著, 1997
[6]  
法学导论[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德)拉德布鲁赫(G.Radbruch)著, 1997
[7]  
体制改革与完善诉讼制度[M].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柴发邦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