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被动式动迁居民社区满意度评价研究——以南京为例

被引:27
作者
夏永久 [1 ,2 ,3 ]
朱喜钢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2] 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3] 安徽省城镇化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被动式动迁居民; 社区满意度; 评价; 南京;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3.08.004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城市被动式动迁居民社区满意度研究为认识城市更新对低收入阶层所产生影响以及如何优化改造该类住区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通过南京郊区8个拆迁安置社区的案例研究发现,城市被动式动迁居民社区满意度评价具有6个维度的结构特征,其中满意度评价得分由低到高分别为:就业环境维度、设施配置维度、地理空间维度、自然环境维度、住房条件维度和人文社会维度,社区满意度评价整体偏低,以就业环境、设施配置及地理空间维度尤为突出,表明被迫动迁后低收入居民在就业以及城市公共设施享用等方面的情况最不理想。不同组间的居民社区满意度差异显著,时间、空间、文化程度以及工作稳定性状况是社区满意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918 / 92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保障性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以广州市为例 [J].
袁奇峰 ;
马晓亚 .
城市规划, 2012, 36 (02) :24-30
[2]   城市中低收入者的被动郊区化 [J].
李和平 ;
章征涛 .
城市问题, 2011, (10) :97-101
[3]   北京市低收入人群的居住空间分布、演变与聚居类型 [J].
谌丽 ;
张文忠 ;
党云晓 ;
余建辉 .
地理研究, 2012, 31 (04) :720-732
[4]   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空间布局的社会问题与治理途径 [J].
宋伟轩 .
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8 (08) :103-108
[5]   我的城市居所在哪里——农民工居住空间的供给刍议 [J].
吴晓 .
城市规划, 2011, 35 (01) :19-22
[6]   中国大城市低收入邻里及其居民的贫困集聚度和贫困决定因素 [J].
何深静 ;
刘玉亭 ;
吴缚龙 ;
Chris Webster .
地理学报, 2010, 65 (12) :1464-1475
[7]   动迁居民的出行特征及其对社会分异和宜居水平的影响 [J].
潘海啸 ;
王晓博 ;
Jennifer Day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6) :61-67
[8]   广州市保障性住房社区居民的居住-就业选择与空间匹配性 [J].
周素红 ;
程璐萍 ;
吴志东 .
地理研究, 2010, 29 (10) :1735-1745
[9]   市场转轨时期中国城市绅士化现象的机制与效应研究 [J].
何深静 ;
刘玉亭 .
地理科学, 2010, 30 (04) :496-502
[10]   新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研究 [J].
宋伟轩 ;
吴启焰 ;
朱喜钢 .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685-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