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裂缝发育主控因素及其对含气性的影响

被引:199
作者
丁文龙 [1 ,2 ]
李超 [1 ,2 ]
李春燕 [3 ]
许长春 [1 ,2 ]
久凯 [1 ,2 ]
曾维特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
关键词
页岩; 裂缝; 主控因素; 含气量; 产气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国内外页岩气大量资料和测试数据,对影响页岩裂缝发育的岩性和矿物组成、有机碳含量、岩石力学性质、异常高压等非构造因素和构造因素进行了定性或半定量分析,初步探讨了页岩裂缝发育与含气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页岩中石英、长石和碳酸盐岩含量高,岩石的泊松比低、杨氏模量高,脆性大,容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天然裂缝和诱导裂缝,其发育程度一般与页岩中脆性矿物的含量呈正相关关系。高有机碳含量或异常高压页岩裂缝发育。裂缝发育程度与有机碳含量关系可以划分为4类。页岩裂缝发育程度与总含气量和游离气量呈正相关关系,页岩裂缝越发育,其含气量越大,产气量也越高。裂缝对页岩气藏的形成具有双重作用,一是裂缝可以作为天然气和地层水的有效储集空间和快速运移通道,有利于页岩层系中游离态天然气体积的增加和吸附态天然气的解吸,裂缝密度越大,走向越分散,产气量越高;二是裂缝规模过大,可能导致天然气散失。北美地区页岩裂缝发育带内的页岩气勘探成功率高,产气量高,中国四川盆地下古生界海相富有机质脆性页岩层中天然气有良好显示或高产气井均与裂缝发育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12 / 22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渝东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储层裂缝分布预测 [J].
吴礼明 ;
丁文龙 ;
张金川 ;
李玉喜 ;
赵松 ;
胡良君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1, 33 (09) :43-46+165
[2]   泥页岩裂缝研究进展 [J].
丁文龙 ;
许长春 ;
久凯 ;
李超 ;
曾维特 ;
吴礼明 .
地球科学进展, 2011, 26 (02) :135-144
[3]   页岩气成藏控制因素及中国南方页岩气发育有利区预测 [J].
聂海宽 ;
唐玄 ;
边瑞康 .
石油学报, 2009, 30 (04) :484-491
[4]   页岩气勘探的地球化学指标及测井分析方法初探 [J].
潘仁芳 ;
伍媛 ;
宋争 .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 (03) :6-9+28+1
[5]   页岩气的主要成藏要素与气储改造 [J].
张利萍 ;
潘仁芳 .
中国石油勘探, 2009, 14 (03) :20-23+2
[6]   页岩气藏形成条件分析 [J].
李登华 ;
李建忠 ;
王社教 ;
李新景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22-26+135
[7]   四川盆地下古生界存在页岩气的地球化学依据 [J].
王兰生 ;
邹春艳 ;
郑平 ;
陈盛吉 ;
张琦 ;
许斌 ;
李红卫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59-62+138
[8]   页岩气成为美国新增探明储量的主力军 [J].
谭蓉蓉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81-81
[9]   北美页岩气资源形成的地质条件 [J].
李新景 ;
吕宗刚 ;
董大忠 ;
程克明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27-32+135
[10]   页岩气藏形成机理与富集规律初探 [J].
陈更生 ;
董大忠 ;
王世谦 ;
王兰生 .
天然气工业, 2009, 29 (05) :17-2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