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的思考

被引:6
作者
童洁 [1 ]
王立群 [2 ]
刘宇 [3 ]
机构
[1] 浙江省金华市西苑中学
[2] 浙江省海宁市技工学校
[3] 浙江理工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择校; 实证研究;
D O I
10.16165/j.cnki.22-1096/g4.2008.01.015
中图分类号
G63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愈演愈烈,使原本的"就近入学"面临严峻挑战。"择校"现象的产生是高质量教育机会供需矛盾的结果,是由于现阶段我国义务教育资源短缺、教育非均衡发展策略、教育内部发展不完善以及家长对子女期望值增加、教育管理部门功利主义不当操作造成的。"择校"现象的存在有其相对合理性:"择校"引发的竞争可以促进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择校"为有需求、有能力的学生增加了选择机会。但是也引发了众多的教育问题,尤使教育均衡发展受到了极大阻碍。政府的积极姿态和行政干预是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所在,政府可以采取创造足够多的高质量教育机会供给、改善对义务教育的投入、改革现行"择校"制度、依法治理教育内部不规范操作行为、强化正确舆论环境等措施,解决"择校"问题,使义务教育走向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消费实证研究 [J].
李红伟 .
教育与经济, 2000, (04) :1-7
[2]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  
劳凯声主编.中国教育法制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