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中NGO的功能分析

被引:2
作者
肖振涛
樊岸青
机构
[1]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NGO; 汶川地震; 功能分析; 瓶颈问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NGO是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的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面前,它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如提供信息、疏通瓶颈、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等。同时,NGO作为我国相对"年轻"的公共事业组织在发挥其特有作用的时候也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如内部管理机制滞后、与政府的协调关系不成熟等。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97+127 +12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非政府组织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外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比较》 [J].
胡仙芝 ;
余茜 .
中国行政管理, 2008, (12) :121-121
[2]   论非政府组织在灾害社会救助中的作用——以汶川大地震为例 [J].
刘小利 ;
李学荣 .
消费导刊, 2008, (22) :250-250
[3]   NGO和公共危机管理——探析我国NGO的不足与应对策略 [J].
韩悦 .
华商, 2008, (20) :63-63
[4]  
非政府组织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J]. 沈荣华.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2007(00)
[5]   我国传统公共事业管理存在的弊端及其改革 [J].
杨燕英 .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3, (02) :26-28
[6]   论中国公共事业管理的内涵价值与体制构建 [J].
单学勇 .
经济研究参考, 2003, (91) :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