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悬浮颗粒现场剖面测量与结果分析

被引:15
作者
魏建伟
石学法
方习生
张伟滨
王宗灵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胶州湾; 悬浮体; 粒径分布; 光衰减; 现场激光粒度仪;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 [海洋沉积、历史海洋学];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应用LISST-100现场激光粒度仪于2003年3月在胶州湾首次进行了悬浮颗粒剖面测量,获得了2个剖面的悬浮颗粒现场粒度分布光衰减资料。2个剖面的悬浮颗粒分布自上而下非常相似,颗粒平均大小多为38~74μm,其中1~20μm细颗粒组分所占的比重高。水柱表层悬浮颗粒略粗于底部悬浮颗粒,而且内湾悬浮颗粒比外湾粗。水柱近底层悬浮颗粒粒径同底质浮泥颗粒粒径大小相近,颗粒组成也非常相似。悬浮颗粒浓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接近底部颗粒浓度急剧增高。根据现场测量数据可以马上对悬浮颗粒有效密度、颗粒沉降速率和通量做粗略估算。分析结果表明,光衰减系数同颗粒浓度显著相关,推断光衰减主要是由1~250μm悬浮颗粒的散射作用引起的,而<20μm的悬浮粒子对光衰减作用起着主要控制作用。光衰减系数与颗粒投影面积显著相关,表明颗粒投影面积可以作为遥感离水反射率的替代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8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海水黄色物质光吸收特性实验研究 [J].
吴永森 ;
张士魁 ;
张绪琴 ;
夏达英 ;
吴隆业 ;
郑建民 .
海洋与湖沼, 2002, (04) :402-406
[2]  
胶州湾海水中悬浮体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J]. 张铭汉.海洋科学集刊. 2000(00)
[3]   用ADCP进行走航式悬沙浓度测量的初步研究 [J].
汪亚平 ;
高抒 ;
李坤业 .
海洋与湖沼, 1999, (06) :758-763
[4]   南黄海水团和悬浮体分布及其光学性质 [J].
马树斌 ;
钱正绪 .
海洋与湖沼, 1995, (S1) :8-15
[5]   南黄海冬季海水中悬浮体的研究 [J].
秦蕴珊 ;
李凡 ;
郑铁民 ;
徐善民 .
海洋科学, 1986, (06) :1-7
[6]  
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 the spectral properties of estuarine suspended particles[J] . A. J. Bale,M. D. Tocher,R. Weaver,S. J. Hudson,J. Aiken.Netherlands Journal of Aquatic Ecology . 1994 (3)
[7]  
Size and settling velocity distributions of flocs in the Tamar estuary during a tidal cycle[J] . M. J. Fennessy,K. R. Dyer,D. A. Huntley.Netherlands Journal of Aquatic Ecology . 199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