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半湿润区苜蓿草地土壤干燥化与草粮轮作水分恢复效应

被引:18
作者
方新宇 [1 ]
李军 [1 ,2 ]
王学春 [1 ]
任晶晶 [1 ]
机构
[1] 不详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5] 不详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半湿润区; 紫花苜蓿; 土壤干燥化; 草粮轮作; 水分恢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S344 [耕作的制度和方式];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揭示黄土高原半湿润区苜蓿草地土壤干燥化发生规律与草粮轮作对干燥化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恢复效应。【方法】在甘肃镇原试验站实地测定了不同生长年限苜蓿草地与不同类型草粮轮作粮田深层土壤湿度,分析了苜蓿草地土壤干层分布特征与草粮轮作对土壤干层水分恢复效应。【结果】15—28年生苜蓿草地0—1000cm土层土壤湿度平均值为10.20%,土壤干燥化速率为34.2mm·a-1,土壤干层最大分布深度超过了1400cm;苜蓿草地翻耕并轮作3—25年粮食作物后土壤干层湿度能够逐步恢复,土壤干层恢复厚度为583cm,土壤湿度恢复速率为77.3mm·a-1,土壤湿度恢复度达到83.3%。通过草粮轮作方式使15年生苜蓿草地土壤湿度恢复到当地土壤稳定湿度值需要8年以上。【结论】有利于土壤水分恢复的适宜草粮轮作模式是"10年生苜蓿→8年以上轮作粮食作物"。
引用
收藏
页码:3348 / 335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不同草粮轮作方式对退化苜蓿草地水分恢复的影响 [J].
刘沛松 ;
贾志宽 ;
李军 ;
王俊鹏 ;
韩清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2) :95-102
[2]   陇东黄土高原苜蓿草地土壤水分消耗及水分生态效应(英文) [J].
胡守林 ;
贾志宽 ;
万素梅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8) :48-53
[3]   紫花苜蓿根系入土深度 [J].
孙洪仁 ;
武瑞鑫 ;
李品红 ;
邵帅 ;
戚琳璐 ;
韩建国 .
草地学报, 2008, (03) :307-312
[4]   黄土高原半湿润区苜蓿草地土壤干层形成及水分恢复 [J].
万素梅 ;
贾志宽 ;
韩清芳 ;
杨宝平 .
生态学报, 2008, (03) :1045-1051
[5]   论苜蓿的生产力与抗旱性 [J].
山仑 ;
张岁岐 ;
李文娆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8, (01) :12-17
[6]   宁南山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土壤干层水分动态及草粮轮作恢复效应 [J].
刘沛松 ;
贾志宽 ;
李军 ;
任小龙 ;
李永平 ;
刘世新 .
生态学报, 2008, (01) :183-191
[7]   黄土高原不同类型旱区苜蓿草地水分生产潜力与土壤干燥化效应模拟 [J].
李军 ;
陈兵 ;
李小芳 ;
邵明安 ;
程积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1) :2418-2425
[8]   黄土高原不同干旱类型区苜蓿草地深层土壤干燥化效应 [J].
李军 ;
陈兵 ;
李小芳 ;
程积民 ;
郝明德 .
生态学报, 2007, (01) :75-89
[9]   黄土高原气候暖干化趋势及适应对策 [J].
刘晓清 ;
赵景波 ;
于学峰 .
干旱区研究, 2006, (04) :627-631
[10]   紫花苜蓿的需水量、耗水量、需水强度、耗水强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J].
孙洪仁 ;
刘国荣 ;
张英俊 ;
高飞 ;
逯涛林 ;
韩建国 .
草业科学, 2005, (12) :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