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腹直肌前鞘细胞外基质框架用于疝修补

被引:17
作者
刘流
吕新生
梁德江
黄广林
胡杰
彭玲
郝跃华
郑蓉
夏春雷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
[2]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外科
[3]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组织工程实验室
[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电镜室
[5]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医院外科 北京积水潭医院泌尿外科
[6] 北京
[7]
关键词
疝,腹/外科学; 移植,异种; 腹直肌前鞘细胞外基质; 外科网; 对比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6.2 [腹部疝];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探讨异体腹直肌前鞘细胞外基质框架 (ASECM )作为疝修补材料的效果。方法  12只犬随机分为 2组 :(1)ASECM修补组 (实验组 ) ,6只 ;(2 )人工材料修复组 (对照组 ) ,6只。手术于腹直肌左右侧腹壁制成一 3cm× 5cm的缺损区 ,右侧缺损区实验组用ASECM行修补 ,对照组用人工材料补片修补。左侧缺损区不作修补用作自体对照。两组分别于术后2 ,8,16周取材行光镜、免疫组化、扫描及透射电镜检查。结果 两组动物左侧腹壁缺损处 2d后出现腹壁疝 ,而修补区均未出现腹壁疝。实验组光镜检查显示 ,术后 2~ 8周ASECM中长入的宿主成纤维细胞逐渐增多 ,术后 16周时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各时期均无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电镜检查术后 16周修补局部基本为排列整齐的细胶原。对照组光镜检查显示 ,术后 2~ 16周时可见由少量~大量的成纤维细胞附于材料层面上 ,但人工材料网丝间隙之间未见明显的成纤维细胞生长。且在各个时期均有炎性细胞浸润。术后 16周对照组电镜检查时 ,成纤维细胞生长出的突起包饶材料表面 ,类似宿主对异物组织的包裹反应 ,且人工材料补片未与宿主组织融合。免疫组化检查显示为I ,III型胶原。结论 ASECM为机体提供了一良好的供宿主成纤维细胞“爬行替代”的框架 ,在修补后可有效的与宿主组
引用
收藏
页码:501 / 5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人工腱研究进展 [J].
夏旭 ;
伍洪波 .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98, (01) :39-44
[2]   腱细胞与人工材料体外联合培养的形态学观察 [J].
杨志明 ;
张前法 ;
彭文珍 .
中华手外科杂志, 1997, (02) :38-40
[3]  
组织工程基础与临床.[M].杨志明主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