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评估——以南岳衡山为例

被引:33
作者
窦银娣 [1 ]
刘云鹏 [2 ]
李伯华 [1 ]
刘沛林 [1 ]
机构
[1]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2]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旅游交通系统; 生命周期; 碳足迹; 旅游风景区; 衡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512.7 [地方交通运输概况];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随着全国各地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风景区内碳排放总量不断攀升,严重影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选择南岳衡山旅游风景区为典型案例区,运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构建了南岳风景区旅游交通系统碳足迹计算模型。结果表明:①从总量来看,不同类型交通方式的碳足迹情况相差甚远。公路旅游交通对旅游景区的环境威胁最大,碳足迹总量是索道旅游交通的2.6倍,人行道旅游交通的46.1倍;②从阶段构成来看,公路和索道旅游交通系统运营使用阶段碳足迹占整个生命周期的大部分,所占比率分别为79%和96%.而人行道旅游交通系统中建造施工和运营后期阶段能源消耗比较大;③从来源构成来看,在使用期内公路旅游交通的碳足迹比重最大,约占碳足迹总量的71%,其次是索道旅游交通占27%,人行道旅游交通仅占2%。研究结果有利于实现旅游风景区低碳旅游发展目标,为旅游风景区节能减排提供理论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5532 / 554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9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