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管理对山地草甸植物空间分布及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李连方
王培
王警龙
宋国兴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北京
[2] 中国农业大学草地所!北京
[3] 河北省红松洼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河北
关键词
山地草甸; 生物量; 根系; 株高; 草甸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研究不同管理措施对山地草甸类自然保护区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变化及其空间分布的规律。结果表明 ,7月中下旬生物量最高 ,但各经济类群出现的时间不同。地下生物总量远远超过地上部 ,其中杂类草、禾草和莎草的根量大于地上生物量 ,而豆科和菊科植物则相反。缓冲区的杂类草最多 ,而核心区和实验区的禾草和莎草最多。核心区地上枯死物总量与地上部接近。实验区地上及地下枯死物较少。不同管理措施对株高的影响较大 ,而对根长的影响不显著。同一植物在不同分区 ,株高和根长各异 ,其变化不成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红松洼草地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研究 [J].
李连方 ;
王培 ;
王警龙 ;
殷甫络 .
中国草地, 1999, (05) :36-42
[2]   不同保护措施对山地草甸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J].
李连方 ;
王培 ;
殷甫络 ;
王警龙 .
草地学报, 1999, (02) :106-112
[3]   草本群落中种多样性维持机制——花期不同步性 [J].
杜国祯 ;
赵松岭 .
草业学报, 1997, (03) :2-8
[4]  
草地生态研究方法.[M].姜 恕等编著;.农业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