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分析

被引:6
作者
李小胜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统计与应用数学学院
关键词
代际流动; 回归模型; 转移矩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利用CGSS提供的中国28个省区微观调查数据,应用Atkinson回归模型和转移矩阵两种度量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方法,研究了中国2005年的城乡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代际收入在不同的分类下流动弹性并不大,其中城市的流动高于农村;东、中、西部的流动弹性呈现逐渐递减趋势。利用转移矩阵对流动性进行测度,研究表明:总体的代际收入流动有一种保持效应,即从最低等级转向高一等级的概率较小,从最高等级转向低一等级的概率也较小,总体的不同等级间的流动性较差。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和家庭背景对个人收入的高低起着积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谁进入了高收入行业?——关系、户籍与生产率的作用 [J].
陈钊 ;
陆铭 ;
佐藤宏 .
经济研究, 2009, 44 (10) :121-132
[2]   收入流动性与居民经济地位动态演化的实证研究 [J].
胡棋智 ;
王朝明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9, 26 (03) :66-80
[3]   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 [J].
孙文凯 ;
路江涌 ;
白重恩 .
经济研究, 2007, (08) :43-57
[4]   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 [J].
尹恒 ;
李实 ;
邓曲恒 .
经济研究, 2006, (10) :30-43
[5]   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代际流动 [J].
王海港 .
经济科学, 2005, (02) :18-25
[6]   中国居民家庭的收入变动及其对长期平等的影响 [J].
王海港 .
经济研究, 2005, (01) :56-66
[7]   高等教育跨越职业代际效应的作用 [J].
郭丛斌 ;
丁小浩 .
高等教育研究, 2004, (04) :24-28
[8]   The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of income mobility [J].
Fields, GS ;
Ok, EA .
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96, 71 (02) :349-377
[9]   INTERGENERATIONAL INCOME MOBILITY IN THE UNITED-STATES [J].
SOLON, G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92, 82 (03) :393-408
[10]   MEASURING SOCIAL MOBILITY [J].
PRAIS, SJ .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A-GENERAL, 1955, 118 (01) :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