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沙棘营养器官结构特征及其与生境关系的研究
被引:17
作者
:
李多伟,王义潮,晋坤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生物学系
李多伟,王义潮,晋坤贞
机构
:
[1]
西北大学生物学系
来源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96年
/ 03期
关键词
:
沙棘;形态解剖;生境;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Q949.761.2 [胡颉子科];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对中国沙棘初生结构的分化和次生生长过程进行了观察。发现沙棘根系角质层发达,外被粘质物,外皮层细胞的细胞壁大量栓质化。根瘤的形成与木质部和皮层有密切关系,弗兰克氏菌的侵入刺激皮层形成大量的薄壁细胞,向外突出形成根瘤。茎的皮层外部细胞较小,排列整齐,细胞壁厚,表皮外有很厚的角质层和一定量的蜡质。叶的结构更加体现了抗旱、耐寒植物的特点,栅栏组织发达,排列紧密,海绵组织不发达,细胞间隙较大,气孔深陷,且具有角质层和密而叠置的星状毛及鳞片等。这些均为生活在旱、寒环境里表现出的适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47 / 249+277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