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湾人工鱼礁区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和生物量

被引:23
作者
张硕 [1 ]
朱孔文 [2 ]
孙满昌 [1 ]
机构
[1] 上海水产大学海洋学院
[2] 连云港市海洋与渔业局
关键词
海州湾; 人工鱼礁;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生物量;
D O I
10.16535/j.cnki.dlhyxb.2006.02.009
中图分类号
S931 [水产资源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于2003年2、7、10月和2004年2月对海州湾人工鱼礁投放海域进行了浮游植物调查。结果表明:已鉴定的浮游植物有2门16属36种,其中硅藻门占优势,有13属31种,甲藻门次之,有3属5种;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优势种类的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前3次以硅藻占绝对优势,第4次演变为甲藻占优势;人工鱼礁区和对照区表层叶绿素a浓度为0.98~10.60 mg/m3,鱼礁区和对照区的平均值分别为6.81、6.10 mg/m3;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为41.06~706.63 mg/m3,鱼礁区和对照区的平均值分别为252.95、123.69 mg/m3;初级生产力为27.02~1 222.78 mg C/(m2.d),鱼礁区和对照区的平均值分别为455.23、276.92 mg C/(m2.d);鱼礁区和对照区浮游植物的月均细胞密度最高分别为269.6×104、187.4×104cell/m3,最低分别为220.9×104、114.7×104cell/m3。被调查海区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但同一季节中,鱼礁区的生物量、营养盐含量等比投礁前有所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舟山渔场人工鱼礁投放海域生态环境前期评估 [J].
虞聪达 .
水产学报, 2004, (03) :316-322
[2]   渤海近岸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其数量变动的研究 [J].
王俊 .
海洋水产研究, 2003, (04) :44-50
[3]   大亚湾大鹏澳水域春季浮游植物优势种的演替 [J].
韦桂峰 ;
王肇鼎 ;
练健生 .
生态学报, 2003, (11) :2285-2292
[4]   2001年夏季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特征 [J].
刘东艳 ;
孙军 ;
陈洪涛 ;
张利永 .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366-374
[5]   盐碱池塘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研究 [J].
赵文 ;
董双林 ;
李德尚 ;
张兆琪 ;
申屠青春 .
水生生物学报, 2003, (01) :47-54
[6]   莱州湾浮游植物分布特征 [J].
马建新 ;
郑振虎 ;
李云平 ;
邢红艳 ;
刘义豪 .
海洋湖沼通报, 2002, (04) :63-67
[7]   莱州湾及潍河口夏季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J].
孙军 ;
刘东艳 ;
柴心玉 ;
钱树本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2, (05) :81-90
[8]   南沙群岛邻近海区春夏季浮游植物多样性研究 [J].
宋星宇 ;
黄良民 ;
钱树本 ;
尹建强 .
生物多样性, 2002, (03) :258-268
[9]   人工鱼礁的环境功能与集鱼效果 [J].
陈勇 ;
于长清 ;
张国胜 ;
张硕 .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2002, (01) :64-69
[10]   利用人工鱼礁工程增殖海洋水产资源的研究 [J].
张怀慧 ;
孙龙 .
资源科学, 2001, (05) :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