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官方媒体报道的隐喻架构分析——基于SARS和H7N9疫情报道语料

被引:52
作者
张薇 [1 ]
毛浩然 [2 ]
汪少华 [3 ]
机构
[1] 南京审计学院金审学院
[2]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3]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官方媒体; 概念隐喻; 架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5 [写作、修辞];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研究基于120篇SARS和H7N9官方媒体报道语料,旨在考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官方媒体疫情报道的隐喻架构特点与实效。研究发现:(1)两种疫情初期媒体均使用了神秘生物体隐喻,其激活的恐惧架构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公众的恐慌。疫情中后期媒体使用的战争隐喻、比赛隐喻,以及激活的集体架构、责任架构、信仰激励架构等有助于增强公众抵御疾病的凝聚力;(2)两种疫情报道存在同一隐喻不同频率、同一架构不同重点、同一目的不同架构的差异,显示十年间官方媒体应对突发事件日趋专业;(3)隐喻建构意识形态,架构将话语与价值观相联,媒体在思维操纵中实现交际目的。因此,隐喻架构的使用应增强受众意识,与社会心理需求和价值观相契合,以提高舆情应对的媒体公信度与实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8+169 +169-17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2]   基于恐惧诱导情绪框架效应传播效果的实验研究 [J].
毛良斌 .
新闻界, 2014, (03) :12-18
[3]   基于恐惧情绪框架的风险信息传播效果模型构建 [J].
毛良斌 .
东南传播, 2013, (12) :12-15
[4]  
英汉疾病语篇中概念隐喻的比较研究[J]. 张薇,汪少华.英语研究. 2012(03)
[5]   美国政治语篇的隐喻学分析——以布什和奥巴马的演讲为例 [J].
汪少华 .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1, (04) :53-56
[6]   单一媒体与多元媒体话语互文分析——以“邓玉娇事件”新闻标题为例 [J].
毛浩然 ;
徐赳赳 .
当代修辞学, 2010, (05) :13-20
[7]   公共卫生危机报道中隐喻的使用与反思——以甲型H1N1流感的媒体阐释现象为例 [J].
周敏 ;
林丹燕 .
中国健康教育, 2010, 26 (01) :39-42+54
[8]   话语、权力及其操纵——《话语与权力》评述 [J].
毛浩然 ;
徐赳赳 .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9, 32 (05) :91-95
[9]  
Pandemic alarm in the Dutch media: Media coverage of the 2009 influenza A (H1N1) pandemic and the role of the expert sources[J] . Peter LM Vasterman,Nel Ruigrok.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2013 (4)
[10]  
Pandemic H1N1 in Canada and the use of evidence in developing public health policies – A policy analysis[J] . Laura C. Rosella,Kumanan Wilson,Natasha S. Crowcroft,Anna Chu,Ross Upshur,Donald Willison,Shelley L. Deeks,Brian Schwartz,Jordan Tustin,Doug Sider,Vivek Goel.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