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实践

被引:7
作者
魏新强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分配正义理论; 困境; 实践路径;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1.04.057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以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批判为逻辑起点,以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为基本原则,以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逻辑旨归。当前,由于分配起点的机会不公、分配程序的体制障碍、分配结果的调节乏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收入分配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威胁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我们应以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实现分配起点上的机会公平、分配过程中的程序正义、分配结果上的合理调节等措施促成我国分配正义的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219 / 2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公平视角下农村教育资源配置的路径选择 [J].
王华 ;
魏凤 .
湖北社会科学, 2011, (01) :176-179
[2]   有效缩小收入差距需多管齐下 [J].
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
王鸿春 ;
宋洁尘 .
红旗文稿, 2011, (01) :18-21
[3]   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及治理对策 [J].
王秀云 .
经济问题探索, 2010, (12) :28-32
[4]   江苏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和对策 [J].
吉粉华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14 (06) :47-51
[5]   收入差距的新趋向及其遏制 [J].
吴忠民 .
改革, 2010, (10) :153-155
[6]   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现状、成因、影响及其对策的探讨综述 [J].
王石生 .
经济研究参考, 2010, (54) :30-37+39
[7]   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 [J].
张余文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08) :20-24
[8]   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J].
温家宝 .
求是, 2010, (07) :3-16
[9]   论中国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J].
曾国安 ;
胡晶晶 .
财政研究, 2009, (02) :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