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分流打通流向农村渠道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13
作者
陈新忠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分流; 大学生; 农业现代化; 农村现代化;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3.03.010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高等教育人才匮乏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致命"短板",农业和农村现代化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最艰巨的部分。城乡二元体制下,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建功立业既有传统社会价值观和现代社会功利化环境因素的影响,也有农村及农业苦、累、脏、差等现实因素的影响,更有高校知识传授呆板和思想教育误导的妨害。促进高等教育分流畅通流向农村渠道,政府应为大学生在农村扎根提供就业岗位、工作环境和发展前景等方面的政策支持,高等教育应为大学生到农村发展进行传授内容及方式的调整和就业创业的思想引导,社会各界应为大学生到农村开创新局面在人才评判、相互合作等方面营造优良环境,大学生也应为自己到农村开拓事业而加强学习各种涉农本领,增强自信心和意志力。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科学和教育因素 [J].
张法瑞 ;
杨直民 .
农业考古, 2012, (01) :329-338+355
[2]   高等教育分流与社会分层流动研究回溯和展望 [J].
陈新忠 ;
董泽芳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9 (03) :149-155
[3]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高等院校的使命探析 [J].
李忠云 ;
陈新忠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5) :9-12
[4]   中国近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J].
杨直民 .
古今农业, 1990, (02) :1-9
[5]  
现代农业是解决“谁来种田”的必由之路[N]. 湖北日报. 2011 (006)
[6]  
农科院校如何突破发展瓶颈[N]. 赖红英,刘慧婵,卢凯阳.中国教育报. 2009 (002)
[7]  
民族与社会[M]. 人民出版社 , 费孝通 著, 1981
[8]  
竺可桢文集[M]. 科学出版社 , 竺可桢 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