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958-2007)和未来(2011-2060)50年淮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36
作者
高超 [1 ,2 ]
姜彤 [3 ]
翟建青 [3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安徽自然灾害过程与防控研究省级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关键词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气候变化; ECHAM5/MPI-OM模式; 淮河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淮河流域1958-2007年观测资料和ECHAM5/MPI-OM模式对该流域2011-2060年气候变化的预估结果,分析淮河流域1958-2007年平均气温、极端高(低)温、农业界限温度和年降水量变化,并对2011-2060年气温和降水量变化趋势进行预估。结果表明:(1)淮河流域年平均气温,20世纪90年代以前以降温为主,90年代中后期增温显著;季节变化上,春秋两季气温呈波动增加趋势,冬季增温速率较高,夏季则呈下降趋势,极端气温事件出现次数和温度变化幅度均减小。淮河流域热量资源的时间变化以增温趋势为主,各界限温度初日提前,终日推迟,持续日数和累积温度增加。从区域分布上,流域东部增温趋势强于西部。1958-2007年年降水量和极端降水等无突变性的增加或减少趋势;季节变化上,流域夏季降水量变幅较大。(2)3种排放情景下淮河流域年平均气温升高趋势一致,且SRES-A1B情景升温幅度大于其它两种情景且约在2040年突变增温,3种情景下季节平均气温均为冬季升高最快;未来年降水量有微弱增加,但M-K检测均无显著变化趋势,未来50a淮河流域季节降水仍以春、夏季降水为主,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祁连山区气候变化与流域径流特征研究
    王顺利
    刘贤德
    金铭
    张学龙
    车宗玺
    王荣新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1) : 162 - 165
  • [2] 河南省境内以淮河为界的南北气候变化差异分析
    苏坤慧
    延军平
    李建山
    [J].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 (03) : 333 - 337
  • [3] 中国主要河流流域极端降水变化特征
    陈峪
    陈鲜艳
    任国玉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 (04) : 265 - 269
  • [4] 安徽淮河流域各级降水时空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马晓群
    陈晓艺
    姚筠
    [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1) : 25 - 30
  • [5] 淮河流域主汛期降水气候特征及“旱涝急转”现象
    王胜
    田红
    丁小俊
    谢五三
    陶寅
    [J]. 中国农业气象, 2009, 30 (01) : 31 - 34
  • [6] 未来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径流的可能影响
    高歌
    陈德亮
    徐影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8, 19 (06) : 741 - 748
  • [7] 温室效应引起的江淮流域气候变化预估
    田红
    许吟隆
    林而达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6) : 357 - 362
  • [8] 21世纪黄河流域上中游地区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刘绿柳
    刘兆飞
    徐宗学
    [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3) : 167 - 172
  • [9] 未来不同排放情景下气候变化预估研究进展
    张雪芹
    彭莉莉
    林朝晖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2) : 174 - 185
  • [10] 北太平洋涛动与淮河流域夏季降水异常的关系
    张静
    朱伟军
    李忠贤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4) : 546 - 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