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数学模型

被引:41
作者
傅伯杰
杨志坚
王仰麟
张平文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开放研究室!北京
[2] 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北京
[3]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 北京
[4] 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北京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黄土丘陵; 坡地; 土壤水分; 数学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野外测定获得黄土丘陵坡地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的表层土壤水分, 依据影响该区土壤含水量的重要因素是坡度、土地利用、植被覆盖以及地表水的扩散特征, 建立了黄土丘陵坡地的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模型. 应用野外测定的土壤水分值进行模型的参数拟合, 采用有限元方法正解模型, 对黄土丘陵坡地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进行模拟, 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 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流域坡面综合产流数学模型的研究
    白清俊
    刘亚相
    [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3) : 54 - 58
  • [2] 坡面土壤侵蚀产沙机理及数学模拟研究综述
    王秀英
    曹文洪
    不详
    [J].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3) : 87 - 92
  • [3] 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傅伯杰
    王军
    马克明
    [J]. 中国科学基金, 1999, (04) : 35 - 37
  • [4]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延安市羊圈沟流域为例
    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
    [J]. 地理学报, 1999, (03) : 51 - 56
  • [5] 黄土高原环境的旱化与黄土中水分关系
    杨文治
    邵明安
    彭新德
    夏卫生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4) : 357 - 365
  • [6] 利用137Cs和210Pb技术评价黄土高原坝库流域泥沙的主要来源(英文)[J]. 李勇,杨俊诚,朱永懿,陈景坚,武叔霞,李广东,马启平.中国核科技报告. 1997(00)
  • [7] 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水分的数学模型
    邵明安
    杨文治
    李玉山
    [J]. 土壤学报, 1987, (04) : 295 - 305
  • [8] Agricultural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in the semi-arid hill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J] . Bojie Fu,Liding Chen.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 2000 (3)
  • [9]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d use and soil conditions in the hilly area of the loess plateau in northern Shaanxi, China[J] . Bojie Fu,Liding Chen,Keming Ma,Huafeng Zhou,Jun Wang.Catena . 2000 (1)
  • [10] Towards areal estimation of soil water content from point measurements: time and space stability of mean response[J] . Rodger B. Grayson,Andrew W. Western.Journal of Hydrology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