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市民化的代际实现——基于农户兼业、农民工就业与农民工市民化比较的视角

被引:10
作者
张智勇 [1 ,2 ]
机构
[1] 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
[2]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中老年农民工; 青少年农民工; 兼业; 市民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若以年龄为标准,目前农民工群体可以粗略分为中老年农民工和青少年农民工两个亚群体。在市民化的进程中,两者表现出了明显的代际差异:中老年农民工倾向于兼业型就业与回流,呈现出"去城市化",进而"去市民化"的倾向,而青少年农民工则大多采取"完全离农型"的劳动力转移方式,非农就业和"市民化"特征突出。农民工的市民化应该是个代际实现的过程,农民工市民化的主体是青少年农民工。但是,由于现实的种种约束,当前的青少年农民工只能被称作"准市民",青少年农民工完全市民化的实现将是一个较长时期和多维度的渐进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综述 [J].
张勇 .
社会主义研究, 2009, (03) :130-135
[2]   让养老保险惠及更多的农民——基于湖北省情的思考 [J].
何东英 .
社会主义研究, 2009, (02) :124-126
[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公共服务供给的国际经验 [J].
张青 .
社会主义研究, 2008, (04) :123-126
[4]   农民非农化及对乡村社会影响研究 [J].
刘金海 ;
杨雪婷 .
社会主义研究, 2007, (06) :131-134
[5]   农民工代际转换问题及其政策调适和制度安排 [J].
刘天金 ;
蔡志强 .
宏观经济研究, 2007, (02) :23-28
[6]   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 [J].
刘传江 ;
徐建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1) :6-10
[7]   “市民”概念的重构与我国农民市民化道路研究 [J].
葛正鹏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9) :63-67
[8]  
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J]. 郑杭生.甘肃社会科学. 2005(04)
[9]  
重点落实农民工子女市民权利[N]. 唐茂华.长江日报. 2007 (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