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冠层降雨截留过程及其模拟研究

被引:10
作者
刘战东 [1 ,2 ]
高阳 [1 ]
巩文军 [3 ]
段爱旺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
[3] 河南省焦作市广利灌区管理局
关键词
冬小麦; 降雨; 冠层截留; 模拟; 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冬小麦冠层截留直接影响冬小麦对降雨的有效利用,通过模拟降雨试验和统计分析,系统研究了降雨量、降雨强度对冬小麦冠层截留特征的影响,建立了适于降雨冬小麦冠层截留的模型。结果表明:棵间雨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冠层截留量与降雨量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P<0.01)。降雨强度与棵间雨量百分比呈负指数函数关系(P<0.01),与冠层截留量百分比呈负幂函数关系(P<0.01)。不同降雨强度下冬小麦冠层截留过程趋势一致,降雨强度越小,其达到冠层截留容量时所需时间越长。降雨强度对冠层截留容量没有明显影响。在雨量恒定条件下,冠层截留量随雨强的增加而减小,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与冬小麦冠层截留容量呈正相关关系(P<0.01)。构建了具有较好截留机制的冬小麦冠层降雨截留过程模型,并基于模拟降雨和天然降雨的数据拟合了模型参数,表征冬小麦降雨蒸发能力的参数α为0.008。模拟值和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显示了修正模型适用于冬小麦冠层截留计算。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物种组成对高寒草甸植被冠层降雨截留容量的影响 [J].
余开亮 ;
陈宁 ;
余四胜 ;
王刚 .
生态学报, 2011, 31 (19) :5771-5779
[2]   重庆四面山三种人工林林冠截留效应研究 [J].
张焜 ;
张洪江 ;
程金花 ;
王冉 ;
王贤 ;
宋楠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1) :201-204
[3]   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灌丛降雨截留特征研究 [J].
李衍青 ;
张铜会 ;
赵学勇 ;
刘新平 ;
童勋章 ;
云建英 .
草业学报, 2010, 19 (05) :267-272
[4]  
六盘山主要植被类型冠层截留特征[J]. 徐丽宏,时忠杰,王彦辉,熊伟,于澎涛.应用生态学报. 2010(10)
[5]   林冠截留降雨研究综述 [J].
王爱娟 ;
章文波 .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 (04) :55-59
[6]   密云水库集水区防护林不同树种林冠截留研究 [J].
孙庆艳 ;
余新晓 ;
杨新兵 ;
岳永杰 ;
陈慧新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9, 7 (03) :73-78
[7]   草坪型结缕草冠层截留性能试验研究 [J].
卓丽 ;
苏德荣 ;
刘自学 ;
任云宇 ;
刘艺杉 .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669-675
[8]   兴安落叶松林冠截留与降雨量及降雨强度的关系 [J].
吴旭东 ;
周梅 ;
张慧东 .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83-86
[9]   喷灌冬小麦冠层截留试验研究 [J].
王迪 ;
李久生 ;
饶敏杰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9) :1859-1864
[10]   樟树人工林冠层对大气降水再分配规律的影响研究 [J].
闫文德 ;
陈书军 ;
田大伦 ;
康文星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6) :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