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环境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以安徽沿江地区为例

被引:11
作者
李宗尧
杨桂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生态环境竞争力; 评价体系; 主成分分析; 安徽沿江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 [一般性问题];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传统的区域竞争力评价主要是侧重于经济指标,对生态环境要素涉及较少,在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态环境已成为保证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以安徽沿江地区为例,提出了生态环境竞争力的概念。以县(市、区)为评价基本单元,从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现状、经济发展需求和主动协调能力4个方面,设计了区域生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将各单元的生态环境竞争力水平分为5个等级: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位于南部、西部山地和合肥市区,竞争力水平较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和县-无为平原传统农业区和马鞍山、铜陵重工业区。生态环境竞争力不仅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本底质量有关,也与区域经济技术水平、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水平、管理水平有关。最后对各区生态环境存在问题和提升优化途径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用参评因子动态排序法评价环境综合质量 [J].
张燕 ;
邓西海 ;
高翔 ;
窦贻俭 ;
彭补拙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 2006, (01) :120-124
[2]   吉林省生态经济区竞争力评价 [J].
张新营 ;
韩良 ;
佟连军 .
地理研究, 2005, (06) :975-981
[3]   广东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与思路调整 [J].
刘鲁鱼 ;
胡振宇 .
广东经济, 2005, (07) :16-21
[4]   上海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曾勇 ;
沈根祥 ;
黄沈发 ;
王敏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2) :208-212
[5]   区域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模型研究 [J].
王学山 ;
吴豪 ;
陈雯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4) :317-321
[6]   基于RS和GIS的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J].
申文明 ;
张建辉 ;
王文杰 ;
左伟 ;
何立环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2) :159-162
[7]   区域竞争力研究述评 [J].
王秉安 .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04) :29-34+80
[8]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现状和演化规律研究 [J].
唐克旺 ;
王研 ;
王芳 ;
陈子丹 .
干旱区地理, 2002, (02) :132-138
[9]   经营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的新理念 [J].
朱铁臻 .
江海学刊, 2002, (02) :68-72
[10]   巢湖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初步研究 [J].
李如忠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987-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