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文化扩散与交流:形式、原则与路径

被引:9
作者
罗生全
靳玉乐
机构
[1] 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课堂文化; 扩散与交流; 形式; 原则;
D O I
10.16137/j.cnki.cn12-1303/g4.2007.04.009
中图分类号
G424.21 [课堂教学(班级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课堂文化扩散与交流一般形成两种中心:以教师文化为中心和以学生群体文化为中心。其缺点是路径单一,忽略了课堂文化的多元生成。由此需将交互性、生态性与协调性作为其基本原则,发挥教师的文化引领作用、确立课堂文化的双向理解范式、以课程文化协调课堂的多元文化型式,并将合作文化作为交流的基准。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班级弱势群体生成机制研究.[D].赵艳平.南京师范大学.2004, 04
[2]  
理解学生文化.[D].白芸.华东师范大学.2003, 04
[3]   谁主沉浮:课堂教育哲学问题研究 [J].
陶志琼 .
当代教育论坛, 2005, (14) :5-9
[4]   关于学校文化的几个基本问题 [J].
谢翌 .
外国教育研究, 2005, (04) :20-24
[5]   学生文化的存在及其与成人文化的冲突 [J].
邹农基 .
当代青年研究, 2004, (02) :10-12
[6]  
理解文化.[M].(美)罗伯特·C.尤林著;何国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  
课程与教师.[M].(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8]  
文化研究.[M].陶东风等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9]  
教育文化学.[M].郑金洲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0]  
课堂教学社会学.[M].吴康宁主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