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氨氧化混培菌的获得及其运行条件

被引:32
作者
阮文权
邹华
陈坚
机构
[1]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江南大学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苏无锡
[3] 江苏无锡
关键词
氨; 硝化; 反硝化; 厌氧氨氧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了好氧活性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混合接种的方法 ,成功地启动了实验室规模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 ,启动后含氨模拟废水运行的进水氨浓度和进水亚硝基氮浓度均为 2 0 mmol/ L ,氨氮、亚硝基氮和总氮的容积负荷率为10 .69mmol/ L·d,12 .2 6mmol/ L· d和 3 94.5 5 mg/ L·d,氨氮、亚硝基氮和总氮的去除率保持在 90 %、99%和 95 %以上 ,对运行条件研究表明 ,厌氧氨氧化反应的最适 p H为 7~ 7.5 ,最适温度约在 3 0± 1℃。厌氧氨氧化随亚硝酸盐浓度的升高而下降 ,氨的厌氧转化随 COD浓度的增加也呈抑制型曲线 ,当 COD浓度为 80 0± 5 0 mg/ L 时 ,厌氧氨氧化速率达到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低COD/N-NH4比废水的同时硝化反硝化生物处理策略 [J].
周少奇 ;
方汉平 .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0, (01) :18-21
[2]   生物脱氮技术的研究进展 [J].
郑平 ;
胡宝兰 .
环境污染与防治, 1997, (04) :25-28
[3]   对硝基苯胺-N,N-二甲基苯胺光度法测定痕量亚硝酸盐 [J].
金尚满 ;
程英明 ;
车喜全 ;
刘兆祥 ;
王立斌 .
环境化学, 1992, (03) :75-77
[4]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编委会, 1989
[5]  
van de Graaf , Peter de Bruijn and Lesley A Robertson.Autotrophic growth of anaerobic ammonium-oxidizing micro-organisms in a fluidized bed reactor .2 Astrid A. Microbiol Biology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