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草原条件下苜蓿种质抗霜霉性评价

被引:22
作者
李春杰
南志标
王贇文
王彦荣
朱廷恒
机构
[1] 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甘肃兰州
基金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苜蓿; 霜霉病; 抗病性; 种质; 高山草原条件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51.70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引自国内外的 94个苜蓿品种在海拔 30 0 0m的甘肃桑科草原试验站进行了高山草原条件下的霜霉病抗性评价。结果表明 ,品种之间的抗病性差异颇大 ,发病率为 0~ 10 0 % ,严重度为 1 4。通过对各品种的发病率和严重度两项指标进行聚类分析 ,按照抗病性从高到低将 94个品种分为免疫、高抗、中抗、抗病、感病、中感、高感和极感 8个抗性类群 ;其中 :阿尔古奎斯、巴瑞尔 ,阿毕卡、安古斯、日本 1品种、伊鲁瑰斯、布韦兹、托尔、81- 69美国、CP4 350萨蓝纳斯、贝维、润布勒、兰热来恩德和威斯康辛等 14个品种属免疫类群 ;普劳勒、班纳、L2 - 10 79匈牙利和兴平 4个品种属高抗类群 ;肇东、陇中和陇东 3个品种属高感类群 ;78- 2 7捷克、阿波罗、准格尔、陕北和河西 5个品种属极感类群。 6~ 8月份病害随着生长期的推移而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绝大多数极感品种和所有高感品种均为国内品种 ,而所有免疫品种和绝大多数高抗品种均为国外引进品种 ,这种由于品种的来源不同而引起的抗病性差异很可能与苜蓿霜霉菌的高度寄生专化性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建立中国的牧草病害可持续管理体系 [J].
南志标 .
草业学报, 2000, (02) :1-9
[2]   新疆霜霉菌科(Peronosporaceae)的分类研究 [J].
李春杰,赵震宇,袁自清 .
八一农学院学报, 1994, (03) :20-27
[3]   田间条件下苜蓿种质抗锈性评价 [J].
南志标 ;
李琪 ;
刘照辉 .
草业科学, 1991, (02) :19-22
[4]   天祝永丰滩草原植物的真菌病害 [J].
刘若 ;
南志标 .
中国草业科学, 1987, (01) :14-18
[5]   不同苜蓿品种对褐斑病抗性的研究 [J].
候天爵 ;
白儒 ;
王建锋 .
中国草原, 1986, (04) :44-45+61
[6]   苜蓿霜霉病的调查研究 [J].
吕新龙 ;
艾里 ;
殷启夫 ;
刘若 .
甘肃农大学报, 1976, (03) :39-42
[7]  
中国苜蓿[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耿华珠等编著, 1995
[8]  
Polygenes in diploid alfalfa that affect resistance to downy mildew .2 Skinner D Z,Stuteville D L. Crop Science .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