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私有化辨析

被引:22
作者
简新华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土地私有化; 中国农地制度; 中国农业经营方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1 [土地制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在土地所有制问题上,一些人主张土地私有化。其理由如下:能够实现农民的愿望,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让农民富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消除土地管理和征地拆迁上的腐败,维护社会稳定;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再造中国经济政治制度的产权基础。我们反对土地私有化的主要理由如下:历史证明,土地私有制不是万能的;可能严重损害农民利益;不能保证"耕者有其田";不可能使得大部分农民卖地致富;会使农民丧失最后一条保障线;不一定能消除土地抛荒,不利于规模经营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完全消除与土地有关的腐败现象;会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成本,有害于土地配置效率提高;可能导致城市贫民窟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不利于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不利于维持社会稳定和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5+91+93 +9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世界粮食贸易现状与趋势 [J].
刘忠涛 ;
刘合光 .
农业展望, 2011, 7 (05) :44-48
[2]   为什么市场能够保障粮食安全? [J].
茅于轼 .
中国发展观察, 2010, (07) :19-20
[3]   我国为什么不能实行农村土地私有化 [J].
温铁军 .
红旗文稿, 2009, (02) :15-17
[4]   农民地权六论 [J].
秦晖 .
社会科学论坛, 2007, (05) :122-146
[5]   优化配置? 土地福利?——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 [J].
秦晖 .
新财经, 2001, (09) :66-67
[6]  
新土地革命.[J].任波;.财经.2002, 19
[7]  
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N].秦晖;.经济观察报.2004,
[8]  
地权的逻辑.[M].贺雪峰;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