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CH4排放及控制技术的研究(英文)

被引:7
作者
王增远
徐雨昌
李震
过益先
R Wassmann
H U Neue
R S Lantin
L V Buendia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甲烷排放通量; 水稻田; 水管理; 水稻品种; 有机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5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了探索北方稻田水管理、施肥和水稻品种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于 1995年至 1998年应用全自动甲烷采样 -测定系统 ,测定了水稻田甲烷排放通量。实验探明 :北方稻田甲烷排放通量为 4~364mg/m2 .d,平均值为 82 mg/m2 .d;稻田甲烷的季节排放只有一个高峰 ,发生在水稻分蘖期 ,该期的甲烷排放量占年排放总量的 85 %以上 ,水稻生长中、后期的稻田甲烷非常有限。水管理对稻田甲烷的生成、排放有显著的影响 ,稻田采用间歇灌溉代替常规灌溉和淹灌 ,可减排稻田甲烷 4 6%~ 5 9% ;稻田施用有机肥 ,甲烷排放量则剧增。但在同等有机碳含量情况下 ,不同有机肥的产甲烷潜势存在明显差异 ,猪粪和稻草较高 ,堆肥和牛粪较低 ,稻田施用堆肥和牛粪 ,可比施用猪粪和稻草的稻田减排稻田甲烷 72 %~ 90 % ;试验中选用的水稻品种 ,以中作 93的甲烷排放效率为最低 ,其甲烷排放通量比杂交稻京优和高秆品种中花 94 - 10 17减少 5 0 %~ 5 5 %。实验揭示 ,水稻分蘖期是控制北方稻田甲烷排放的关键时期 ,该试验结果为制定稻田甲烷控制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57 / 76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Characterization of Methane Emissions from Rice Fields in Asia. I. Comparison among Field Sites in Five Countries[J] . R. Wassmann,H.-U. Neue,R.S. Lantin,L.V. Buendia,H. Rennenberg.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 2000 (1)
[2]   Spatial and seasonal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amendments affecting methane emission from Chinese rice fields [J].
Wassmann, R ;
Shangguan, XJ ;
Cheng, DX ;
Wang, MX ;
Papen, H ;
Rennenberg, H ;
Seiler, W .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1996, 22 (03) :191-195
[3]   QUANTIFICATION OF METHANE EMISSIONS FROM CHINESE RICE FIELDS (ZHEJIANG PROVINCE) AS INFLUENCED BY FERTILIZER TREATMENT [J].
WASSMANN, R ;
SCHUTZ, H ;
PAPEN, H ;
RENNENBERG, H ;
SEILER, W ;
AIGUO, D ;
SHEN, RX ;
SHANGGUAN, XJ ;
WANG, MX .
BIOGEOCHEMISTRY, 1993, 20 (02) :8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