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资源退化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22
作者
张克锋 [1 ]
李宪文 [2 ]
张定祥 [2 ]
彭晋福 [2 ]
陈健 [1 ]
宇振荣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土地资源退化; 时空变化; 土地退化指数; 中国;
D O I
10.13227/j.hjkx.2006.06.040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数据(19912003年),在辨析土地资源退化定义和分类基础上,将土地资源退化分为沙漠化、石漠化、次生盐渍化、非农建设用地占用、森林砍伐、天然草地退化和湿地萎缩7大过程.通过全面分析这些退化过程的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揭示出中国土地资源退化的整体态势和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我国土地资源退化总体态势较为严重,尽管部分改善,但总体恶化;土地资源总体退化指数呈增加趋势,其中非农建设用地占用和湿地萎缩过程指数变化最为明显,造成土地资源退化程度最为严重.②土地资源退化集中于天然草地退化和非农建设占用过程,占66.27%,土地资源改善主要是沙漠化治理和森林恢复过程,占57.5%.③土地沙漠化和石漠化过程发生了逆转,面积总计减少了约15 578km2,但我国沙漠化治理过程主要分布在生态脆弱的西北部地区,而东部地区,尤其是江河流域沿线地区,沙漠化土地面积正在不断扩大.④约60%的非农建设用地增加来源于耕地占用,其中70%以上分布在东北、华北和沿海地区等高产粮区,严重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⑤耕地的损失必然造成土地开发复垦压力的增加,随之而来的大量生态用地被开垦为农田,如湿地资源退化面积的50%以上转化为耕地.这些分析和评价结果将为我国制定土地资源退化治理和保护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44 / 12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石漠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王德炉
    朱守谦
    黄宝龙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 87 - 90
  • [2] 荒漠化概念中的“度”
    田亚平
    [J]. 中国沙漠, 2003, (06) : 106 - 110
  • [3] 土地退化及其评价方法研究概述
    孙华
    张桃林
    王兴祥
    [J]. 农业环境保护, 2001, (04) : 283 - 285
  • [4] 中国土地资源[M]. 中国大地出版社 , 李元主编, 2000
  • [5] A Markov model of land-use change dynamics in the Niagara Region, Ontario, Canada[J] . Michael R. Muller,John Middleton.Landscape Ecology . 199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