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灾区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反应性评价

被引:2
作者
彭丹 [1 ]
李晓松 [1 ]
张强 [1 ]
朱彩蓉 [1 ]
张菊英 [1 ]
袁萍 [2 ]
刘毅 [3 ]
机构
[1]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统计学教研室
[2]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研室
[3]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管理学教研室
关键词
精神卫生; 干预性研究;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5 [医学心理学、病理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灾区居民对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反应性的评价。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多阶段抽样原则,以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反应性评价问卷(包括保密性、自主权、服务的及时性等8个指标)为调查工具,对汶川、北川等4个地震极重灾区居民展开入户调查,共调查211人。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对心理干预服务系统反应性进行单指标评价与模糊综合评价,并采用Spearmad秩相关和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心理干预总满意度与反应性各指标的关系。结果分析得重要性和评分均较高的指标为尊敬和保密性;及时性和自主权的重要性较高但评分较低;交流的环境和选择性的重要性与评分均较低;重要性较低、评分较高的指标为交流的情况和社会支持网络;居民对心理干预系统反应性的综合评价介于"较好"与"很好"之间。除保密性外,反应性各指标与心理干预服务总满意度的秩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rs(Na)=0.186~0.36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尊严(调整的OR=3.047,P<0.001)、交流环境(调整的OR=1.619,P=0.019)和社会支持网络(调整的OR=1.527,P=0.005)是影响总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结论居民对心理干预服务的反应性综合评价较高,但仍需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心理干预服务获得的及时性、自主权、可选择性以及服务环境。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Predictors of patient satisfaction [J].
Jackson, JL ;
Chamberlin, J ;
Kroenke, K .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01, 52 (04) :609-620
[2]  
某企业医院供需双方反应性调查研究.[D].董灵花.山西医科大学.2007, 10
[3]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D].尹文强.复旦大学.2003, 03
[4]   四川汶川大地震心理危机干预的思考 [J].
许建阳 ;
孙波 ;
李卫华 ;
郝晋东 ;
吴剑浩 .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8, (09) :43-44+50
[5]   WHO关于卫生系统反应性的研究进展 [J].
杨秀群 ;
胡正路 .
卫生经济研究 , 2007, (05) :12-13
[6]   卫生系统反应性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J].
陈硕 ;
罗友晖 ;
谢屏频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 (02) :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