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5
作者
汪万芬 [1 ]
戈海玉 [1 ]
刘晓升 [2 ]
机构
[1] 皖西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系
[2] 六安市环境保护局
关键词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趋势分析; 地表水; 六安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采用污染分担率法确定评价因子,应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2001至2007年六安市地表水进行全面评价并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在2003到2007年度,七大河渠除淠河总干渠和史河水质状况良好外,其余河流水质较差,尤其是淠东干渠和东淝河水质污染更为严重;史河、淠东干渠和东淝河水质呈现好转趋势,东淝河水质改善较为明显,而淠河总干渠、淠河、沣河和杭埠河水质呈恶化趋势,杭埠河水质恶化尤为显著;TN、TP、NH3-N、CODMn、COD为主要超标因子,TN为首要污染因子,水质主要受氮磷营养元素和有机污染。2)在2001-2007年期间,磨子潭和佛子岭水库水质尚清洁,但梅山、响洪店、龙河口水库受到轻污染;除梅山水库外水质均呈恶化趋势,而磨子潭水库水质恶化趋势显著;TN是主要超标因子,水质主要受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中氮磷营养元素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盐河淮阴区段水质污染现状评价及防治对策[J]. 丁琼,薛传金.污染防治技术. 2007(01)
[2]  
盐河淮阴区段水质污染现状评价及防治对策[J]. 丁琼,薛传金.污染防治技术. 2007 (01)
[3]   饮用水源水质模糊评价与保护建议 [J].
曾艳芹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 (S1) :105-107+163
[4]   辽河(铁岭市内段)水质状况评价及综合治理方法探究 [J].
王亚杰 .
地下水, 2006, (06) :19-21+24
[5]   水质评价理论模式研究进展及趋势分析 [J].
李如忠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369-373
[6]   我国河流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方法研究 [J].
徐祖信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321-325
[7]   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比较分析 [J].
薛巧英 .
环境保护科学, 2004, (04) :64-67
[8]   淮河安徽段水环境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J].
阎伍玖 ;
蒋余根 ;
柳丹 .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2) :21-24
[9]   佛山市供水水源地水质趋势分析 [J].
吕爱琴 .
广东水利水电, 2001, (05) :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