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测度

被引:39
作者
高新才 [1 ,2 ]
杨芳 [2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
[2]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
[3] 兰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度; 西北地区;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161204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基于2005-2013年西北四省(区)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揭示了西北四省(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态的演变特征,并通过回归模型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随着城镇化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西北四省(区)均进入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阶段,其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总体上呈现出互补互适的特征;由于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快于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西北地区由城镇化滞后型转变为生态环境滞后型;在对耦合协调度的贡献中,生态环境的作用大于城镇化,影响较显著的子系统依次是生态水平、人口城镇化、社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生态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