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危险方法”

被引:50
作者
陆诗忠
机构
[1] 烟台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危害公共安全罪; 危险方法; 具体危险性;
D O I
10.16290/j.cnki.1674-5205.2017.05.006
中图分类号
D924.32 [危害公共安全罪];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危险方法"的认定固然要判断犯罪行为的指向是否为"公共安全",但更为重要的是应当注意考察其独立于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犯罪行为的基本属性。"危险方法"具有"相当性"、"兜底性"、"具体危险性"。然而,我国司法实践并没有严格遵循上述意义上的认定规则,以致出现了"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认定上的随意性。相关"司法解释"在对"危险方法"的规定上差强人意,有进一步完善的余地。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0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刑法学.[M].高铭暄;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2]  
判例刑法教程.[M].陈兴良;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3]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理论与实务判解.[M].孟庆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978-7-301-23899-8
[4]  
百罪通论.[M].马克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孕育诞生和发展完善.[M].高铭暄;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6]  
刑法学.[M].黎宏; 著.法律出版社.2012,
[7]  
刑法分则实务研究.[M].王作富; 主编.中国方正出版社.2009,
[8]  
刑法学.[M].张明楷; 著.法律出版社.2007,
[9]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定罪与量刑.[M].叶高峰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10]  
意大利刑法学原理.[M].(意)杜里奥·帕多瓦尼(TullioPadovani)原著;陈忠林译;.法律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