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酸性紫花苜蓿的研究进展

被引:18
作者
王新海
毕玉芬
奎嘉祥
机构
[1] 云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2] 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 云南昆明
[3] 云南昆明
关键词
耐酸性; 紫花苜蓿; 进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紫花苜蓿要在占到世界可耕地面积的40%的酸性土壤上推广和利用,就必须培育耐酸性品种。现已获得的转基因苜蓿在耐酸性和耐铝性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主要是通过导入特定花椰菜花叶病毒35S作为启动子,引起苹果酸脱氢酶(MDH)和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超表达,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苜蓿相比较,MDH的量增加1.6倍时,转基因苜蓿根尖有机酸的浓度增加了4.2倍,而柠檬酸、草酸、苹果酸、琥珀酸和醋酸在根部的分泌量增加了7.1倍;但是PEPC的超表达对增加苜蓿根部有机酸的分泌没有贡献。通过转基因苜蓿根际周围增加的有机酸来螫合铝元素,从而减轻酸性土壤中铝毒对苜蓿生产的限制。
引用
收藏
页码:705 / 7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美国的苜蓿种子产业 [J].
王显国 ;
韩建国 ;
祝美俊 .
世界农业, 2004, (06) :42-44
[2]   大豆耐盐机理及相关基因分子标记 [J].
郭宝生 ;
翁跃进 .
植物学通报, 2004, (01) :113-120
[3]   抗臌胀病紫花苜蓿研究进展 [J].
刘志鹏 ;
杨青川 ;
呼天明 .
四川草原, 2003, (05) :7-8
[4]   中国牧草新品种选育的回顾与展望 [J].
苏加楷 .
草原与草坪, 2001, (04) :3-8+16
[5]   植物抗冻机理研究新进展:抗冻基因表达及其功能 [J].
邓江明 ;
简令成 .
植物学通报, 2001, (05) :521-530
[6]   基因工程对21世纪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及对策 [J].
陈小荣 ;
钟蕾 ;
不详 .
农业现代化研究 , 2000, (04) :220-223
[7]  
中国牧草登记品种集[M].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编, 1999
[8]  
中国苜蓿[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耿华珠等编著, 1995
[9]  
Production and field performance of transgenic alfalfa ( Medicago sativa L.) expressing alpha-amylase and manganese-dependent lignin peroxidase[J] . S. Austin,E. T. Bingham,D. E. Mathews,M. N. Shahan,J. Will,R. R. Burgess.Euphytica . 199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