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中心酸雨化学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9
作者
梁宏温
温远光
何斌
刘世荣
尚鹤
安家成
韦仲烈
机构
[1] 广西大学林学院
[2] 中国林科院森林生态与保护研究所
[3] 广西林业学校
[4] 广西林业学校 广西南宁
[5] 广西南宁
[6] 北京
[7] 广西柳州
关键词
酸雨; 化学特征; 成因分析; 柳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7 [酸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对柳州市1996~2001年降水的化学特征进行了连续6年的监测。结果表明:柳州市中心降水的pH值平均为5.31,年度变幅为4.33~5.82,出现的酸雨频率平均为62.3%,变幅为41.7%~89.7%,其酸雨频率的年度变化呈跳跃式,且这一趋势相当剧烈。其降水酸度季节变化明显,春、夏两季较高,冬季次之,秋季较低。其酸雨化学特征受SO42-离子的影响最大,SO42-浓度占降水中离子总浓度的63.8%。酸雨出现的月频率随大气硫酸盐化速率的增大而增大,相关系数达0.98,属典型的硫酸型酸雨。减少SO2的排放量,是控制和治理柳州市酸雨污染的基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61 / 26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湖南省酸雨的主要特点与酸雨污染防治对策 [J].
蒋益民 ;
曾光明 ;
张现宝 ;
林玉鹏 .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78-82+96
[2]   瓦里关山降水化学特征的初步分析 [J].
汤洁 ;
薛虎圣 ;
于晓岚 ;
程红兵 ;
徐晓斌 ;
张晓春 ;
季军 .
环境科学学报, 2000, (04) :420-425
[3]   广东鹤山酸雨地区针叶林与阔叶林降水化学特征 [J].
刘菊秀 ;
温达志 ;
周国逸 ;
不详 .
中国环境科学 , 2000, (03) :198-202
[4]   中国酸雨的分布、成因及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J].
杨昂 ;
孙波 ;
赵其国 .
土壤, 1999, (01) :14-19
[5]   中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区划及实施政策研究 [J].
刘炳江 ;
郝吉明 ;
贺克斌 ;
柴发合 ;
薛志刚 ;
樊元生 ;
刘孜 ;
赵维钧 .
中国环境科学, 1998, (01) :2-8
[6]   青岛地区酸沉降现状的研究 [J].
宋少杰 ;
陈宁 ;
王建华 ;
张维东 ;
石来元 .
环境科学研究, 1996, (05) :13-16
[7]   厦门地区酸沉降现状研究 [J].
欧寿铭 ;
潘荔卿 ;
庄马展 ;
杨红斌 .
环境科学研究, 1996, (05) :55-60
[8]   我国酸雨现状特点及对策刍议 [J].
徐康富 ;
郝吉明 .
环境科学, 1990, (01) :61-6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