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中生代沉积盆地的含矿建造

被引:4
作者
倪若水
机构
[1] 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沉积盆地; 含矿建造; 中生代; 长江中下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讨论了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生代沉积盆地演化与成矿作用的关系。印支旋回本区在挤压构造环境下,形成坳褶盆地和海退序列的含矿建造;早中三叠世在局限台地-萨布哈环境下形成周冲村组富铁碳酸盐、铅锌、膏(盐)等合矿建造;中三餐世与三角洲前线亚相有关的沉积环境下形成黄马青组含铜砂岩建造。南象运动是一次变格运动,其界面直接控制象山组砂岩铀矿。晚自垩世与拉伸引张构造有关,形成断陷盆地中的巨厚膏盐矿产.作者认为盆地演化及卤水流体是本区多旋回成矿作用最本质的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4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安徽庐江龙桥铁矿层新资料及成矿作用多阶段演化模式 [J].
倪若水 ;
吴其切 ;
汪祥云 ;
吴明安 ;
张千明 .
地质论评, 1994, (06) :565-575+584
[2]   苏皖沿江铀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J].
林冠英 .
铀矿地质, 1990, (05) :279-286
[3]  
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M].常印佛等著;.地质出版社.1991,
[4]  
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M].涂光炽等 著.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