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格局下“丝路”沿线省份科技政策环境比较——以陕、川、渝为例

被引:2
作者
谷慎
薛明玥
郭晓瑞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双循环; 创新驱动; 丝绸之路经济带; 科技政策环境; 政策强度; 政策完善度; 政策协同度;
D O I
10.15896/j.xjtuskxb.202204005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优化科技政策环境对于“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以“丝路”为依托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丝路”沿线陕西、四川、重庆2013—2018年的科技政策从供给、需求、生态三个层面分类、赋权和赋值,从强度、完善度、协同度三个维度建模测算后发现:2013—2018年重庆科技政策环境呈N型走势,四川、陕西呈V型走势,但四川较陕西更早向好;受政策规格、内容和数量影响,四川科技政策环境最优、陕西其次、重庆第三。在科技政策强度上,四川、陕西逐年增强,重庆存在较大波动;四川、陕西完善度基本呈W型波动,重庆为波浪型波动;在科技政策完善度上,四川除需求型政策完善度不如陕西外,供给、生态型政策强度、完善度均显著高于陕西、重庆;在科技政策协同度上,四川呈N型波动、陕西为M型波动。结合三地存在的问题,“丝路”沿线省份应从提高政府认知、重视需求拉动、提升行政能力、注重政策时效等方面优化科技政策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战后日本科技政策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樊勇 ;
金晴 .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20, 36 (10) :79-83
[2]   科技政策学的理论溯源与内容框架构建 [J].
贾晓峰 ;
高芳 .
科技管理研究, 2020, 40 (12) :32-38
[3]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与“一带一路”新机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的解析 [J].
于佳 ;
王勇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40 (05) :87-98
[4]   我国科技政策组合特征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分阶段影响 [J].
孟维站 ;
徐喆 ;
刘宇佳 ;
赫子嫱 .
经济问题, 2019, (06) :49-54
[5]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国对外合作机制建设:进展、问题与对策 [J].
刘传春 ;
刘宝平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39 (02) :134-141
[6]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区域技术创新政策评价研究 [J].
张永安 ;
马昱 .
科技管理研究, 2017, 37 (06) :92-97
[7]   基于多维度评价模型的区域创新政策评估——以江浙沪三省为例 [J].
张炜 ;
费小燕 ;
肖云 ;
方辉 .
科研管理, 2016, 37(S1) (S1) :614-622
[8]   基于政策指数的科技政策实证研究 [J].
高峰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19) :105-108
[9]   科技政策学(SoSP):科技政策研究的新阶段 [J].
李晓轩 ;
杨国梁 ;
肖小溪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2, 27 (05) :538-544
[10]   基于事实维度的公共科技政策评价研究 [J].
刘金林 .
经济与管理, 2011, (08) :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