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平原西部沙地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43
作者
李宝林
周成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3]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4] 北京
关键词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 沙质荒漠化; 景观特征; 遥感监测; 动态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7 [环境遥感];
学科分类号
1404 ;
摘要
东北平原西部沙地位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为我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的东缘 ,沙质荒漠化景观日益明显 ,前景令人勘忧。本文利用TM数据分析了区域荒漠化景观特征与土地荒漠化的特征 ,从机理上认识了区域的土地荒漠化发生过程 ;在此基础上以目前生态系统没有产生明显退化的生态状况作为基准 ,采用相对基准的办法 ,利用NOAA/AVHRR数据 ,确定了植被指数荒漠化监测指标 ;对荒漠化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区域荒漠化监测应当以全球常用多种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为基础 ,在认识荒漠化发生机理之后进行监测与评估 ,在资料获取、分类分级和荒漠化监测的技术路线全球应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 ,使评价的结果具有可比性。东北平原西部沙地的景观特征、沙质荒漠化程度、沙质荒漠化发展方式等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二十世纪 90年代沙质荒漠化发展速度很快 ,但区域差异很大 ,这种区域差异与人口增长、滥垦和滥樵具有很强的一致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2+163 +1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荒漠化分类分级理论的初步探讨 [J].
孙武 ;
李保生 .
地理研究, 1999, (03) :225-230
[2]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 [J].
田庆久 ;
闵祥军 .
地球科学进展, 1998, (04) :10-16
[3]   沙质荒漠化的遥感监测与评估──以中国北方沙质荒漠化区内的实践为例 [J].
王涛 ;
吴薇 ;
王熙章 .
第四纪研究, 1998, (02) :108-118
[4]   中国土地荒漠化的概念、成因与防治 [J].
朱震达 .
第四纪研究, 1998, (02) :145-155
[5]  
科尔沁沙地风沙环境与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刘新民等主编, 1996
[6]  
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M]. 哈尔滨地图出版社 , 《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课题组编, 1990
[7]  
World Atlas of desertification. Middleton D S G. Arnoldia .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