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性状主-多基因混合遗传的P1、P2、F1、F2和F2∶3联合分析方法

被引:68
作者
王建康
盖钧镒
机构
[1] 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江苏南京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科学实验中心工作,郑州,江苏南京
关键词
数量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极大似然估计; EM算法; 多世代联合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3 [作物遗传育种与良种繁育];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本文提出利用亲本P1和P2、杂种F1,F2和F2∶3五世代联合分析数量性状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的统计方法,共建立可供选择的单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以及一个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三类11个遗传模型;AIC信息准则用于选择最适遗传模型,通过适合性检验对所选择的遗传模型做进一步检验;以D类模型为例,给出参数估计EM过程的一般步骤。以邳县天鹅蛋(P1)和1138—2(P2)杂交组合为例,分析了大豆抗豆秆黑潜蝇性状的遗传,发现该性状符合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式,主基因的加显性效应分别为-1.86和-1.64,F2世代主基因的遗传率为43.84%,F2∶3家系世代主基因的遗传率为88.59%,F2群体的抗感分界线为11≤x≤12,F2∶3群体的抗感分界线为10.6≤x≤11.0。
引用
收藏
页码:651 / 65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利用杂种F2世代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估计其遗传效应 [J].
王建康 ;
盖钧镒 .
遗传学报, 1997, (05) :432-440
[2]   质量—数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Ⅳ.极大似然法的应用 [J].
姜长鉴 ;
莫惠栋 .
作物学报, 1995, (06) :641-648
[3]   家系间数量性状主基因效应的分析 [J].
姜长鉴 ;
徐辰武 ;
惠大丰 ;
邵元建 .
作物学报, 1995, (05) :632-636
[4]   纯系间数量性状主基因差异的遗传分析 [J].
姜长鉴,刘学锋 .
遗传学报, 1995, (01) :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