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的新路径——被遗忘权的更新兼论信息技术革新

被引:14
作者
万方
机构
[1]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
关键词
大数据; 个人信息保护; 被遗忘权; 隐私权; 匿名化信息采集;
D O I
10.13366/j.dik.2016.06.107
中图分类号
D922.16 [文教、卫生管理法令];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030105 ;
摘要
在大数据背景下,个人信息保护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平衡保护个人信息数据的隐私性及合理开发利用数据资源之间的关系,应当从立法和技术革新两方面入手。作为适用于网络信息领域保护个人信息的一项权利,被遗忘权为保护个人信息提供了法律途径。2016年新颁布的欧盟数据保护规则将被遗忘权的内容及适用范围更加明晰化,为我国未来的立法提供了有力参考。同时,从技术层面引入虚拟匿名化信息采集技术来替代原有的匿名信息采集技术也能从根本上去除信息的"可识别性",从而降低侵犯用户隐私的风险。从技术发展的趋势来看,未来的个人信息保护应当将重点放在规制信息的使用环节上。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A methodology for the pseudonymization of medical data.[J].Thomas Neubauer;Johannes Heurix.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Informatics.2010, 3
[2]   开放数据视域下的国外被遗忘权法律规制发展动向研究 [J].
王茜茹 ;
马海群 .
图书情报知识, 2015, (05) :121-128
[3]   从隐私到个人信息:利益再衡量的理论与制度安排 [J].
张新宝 .
中国法学, 2015, (03) :38-59
[4]   被遗忘权的中国本土化及法律适用 [J].
杨立新 ;
韩煦 .
法律适用, 2015, (02) :24-34
[5]   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 [J].
王利明 .
法学家, 2012, (01) :108-120+178
[6]  
人格权法.[M].王泽鉴;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