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 条
沼泽垦殖前后土壤呼吸与CH4通量变化
被引:11
作者:
宋长春
王毅勇
王跃思
阎百兴
徐小锋
张金波
杨文燕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吉林长春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吉林长春,北京,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吉林长春
来源: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沼泽湿地;
土壤呼吸;
CH4通量;
C:N比;
温度;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5.01.013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湿地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碳的储存中起着重要作用。湿地垦殖后,在相同季节根层土壤温度明显高于沼泽湿地土壤,但垦殖后土壤有机碳、氮素含量明显降低,C:N比值减小,土壤呼吸通量增大,且具有季节性变化。垦殖8年的农田土壤,呼吸通量大于垦殖15年的农田土壤,弃耕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呼吸强度有所增加,土壤呼吸通量与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沼泽湿地土壤为大气CH4的重要源,通量季节性变化明显,沼泽垦殖后农田土壤成为CH4的汇,不同垦殖年限土壤间CH4通量差异性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49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