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术后高压氧治疗时机及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11
作者
李晓卫
孙昭胜
陈建超
李永谦
张金荣
相毅
赵金恋
李光杰
张明哲
机构
[1]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 高压氧治疗; 手术后并发症; 应激性溃疡出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4 [脑出血];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术后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及治疗时机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58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B组:术后7~14 d开始高压氧治疗;C组:术后15~30 d开始高压氧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3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术后7~14 d,B组与A组、C组比较,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5~30d,C组与A组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B、C 3组存活患者随访6个月时ADL评分分别为(45.7±28.8)分、(78.7±22.8)分和(62.8±2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885,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C组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3.008,P<0.01;q=15.893,P<0.01;q=17.115,P<0.01)。3组患者随访6个月时ADL评分等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9.064,P<0.05)。结论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术后患者的高压氧治疗应尽早进行,以术后7~14 d开始治疗疗效最好,虽增加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但并不影响高压氧治疗的疗效,可明显降低致残率。
引用
收藏
页码:3101 / 310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阿司匹林与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相关性和不同血小板制剂治疗的临床研究 [J].
李晓卫 ;
孙昭胜 ;
叶艳巧 ;
陈建超 ;
李永谦 ;
赵金恋 ;
宋德余 ;
赵旺淼 ;
毛建辉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0, (04) :347-349
[2]   急性脑出血患者两周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J].
王新荣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0, 18 (04) :486-487
[3]   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吸除与内科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 [J].
孙本强 ;
严娜 ;
王晓峰 ;
万永丽 ;
吴笛 .
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 (01) :56-56
[4]   洛赛克预防高血压脑出血后急性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 [J].
吴莉 .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06, (05) :547-547
[5]   高压氧与微创钻颅治疗脑出血后微循环动力学的变化 [J].
程晋成 ;
王水平 ;
吴杨 ;
吴玉玲 .
重庆医学, 2004, (10) :1459-1460
[6]   应激性胃肠粘膜病变对急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 [J].
张静 .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0, (06) :358-359
[8]  
神经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维治主编, 2006
[9]  
Cerebr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The Pathophysiologic Concept as a Basis for Clinical Therapy[J] . Bernhard Schaller,Rudolf Graf.Journal of Cerebral Blood Flow & Metabolism . 200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