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山荠属的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渝华
机构
[1] 浙江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关键词
阴山荠属;分类问题;地理分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9 [植物分类学(系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本文为阴山荠属和泡果荠属的分类研究提供了染色体数目试验结果。受试种类按染色体数目的分异形成两大类群,与按形态地理分类法得出的结果一致。阴山荠属(Yinshania):柔毛阴山荠Y.henryi,2n=12;叉毛阴山荠Y.fur-catopilosa,2n=12;乾宁阴山荠Y.qianningensis,2n=12;泡果荠属(Hiliela):昌化泡果荠H.changhuaensis.2n=42,奇异泡果荠H.paradoxa,2n=42;双牌泡果荠H.shuangpaiensis,2n=44;弯缺泡果荠H.sinuata,2n=44;黟县泡果荠H.yixianensis,2n=42。染色体数目结合形态学和地理分布研究,支持两属作为各自独立的属存在。本属是中国特有分布属,形态演化研究表明,本属阴山荠组是较原始的类群,小果组是较进化的类群。文中讨论了属中各种的分布规律和全属的分布特点,认为川西及其邻近地区是本属多样化中心和近代分布区中心,本属可能是从该地区,并随着新生代第三纪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青藏高原的崛起,以及第四纪冰期、间冰期的迭次变化产生的全球性气候波动而分化迁移。本属基本上属亚热带、暖温带的半湿润半干旱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