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南亚高压的一组环流指数及其初步分析

被引:15
作者
陈延聪
王盘兴
周国华
李丽平
王蕊
施宁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关键词
夏季; 南亚高压环流指数; 面积; 强度; 中心位置;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9.06.007
中图分类号
P434 [大气环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NCEP/NCAR100 hPa月平均位势高度场再分析资料定义了6、7、8月逐月南亚高压的面积(S)、强度(P)、中心位置(λc,φc)3种环流指数,求出了它们1948—2007年的60a序列。用它们对夏季南亚高压气候及异常特征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1)南亚高压6月气候强度最弱、面积最小,中心位于尼泊尔西南边界;7月最强、最大,中心位于巴基斯坦北部;8月较7月略减弱、减小,但较6月强、大,中心位于印度北部。(2)南亚高压各月强度、面积异常作年际准同步变化,故异常分析中P′可代表S′;P′有季内一致性,同年6、7、8月P′同号率达41/60。(3)南亚高压6、7、8月强度的慢变分量小波功率谱在20世纪70年代末前后均通过α=0.05的显著性检验,故P′存在显著年代际变化。(4)南亚高压历年各月的中心位置分布区域作准纬向分布,其经(纬)向延伸范围与该月气候强度成正(反)比;中心位置异常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32 / 8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South Asian high and Asian-Pacific-American climate teleconnection.[J].Zhang Peiqun;Song Yang;Vernon E. Kousky.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3, 6
[2]  
气候变率诊断和预测方法.[M].吴洪宝;吴蕾编著;.气象出版社.2005,
[3]  
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动力学问题.[M].吴国雄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
[4]  
南亚高压.[M].朱福康编著;.科学出版社.1980,
[5]   小波功率谱Monte Carlo显著性检验的一个简易方案 [J].
王蕊 ;
王盘兴 ;
吴洪宝 ;
李丽平 ;
陈延聪 ;
刘晴晴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9, 32 (01) :140-144
[6]   闭合气压系统中心分布特征量及应用 [J].
王盘兴 ;
陈延聪 ;
卢楚翰 ;
王蕊 ;
刘晴晴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31 (06) :758-766
[7]   闭合气压系统环流指数的定义及计算 [J].
王盘兴 ;
卢楚翰 ;
管兆勇 ;
李尚锋 ;
姚菊香 ;
严厉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6) :730-735
[8]   夏季南亚高压年际变化的特征时间尺度及其时空演变 [J].
尤卫红 ;
段长春 ;
赵宁坤 ;
马振锋 .
高原气象 , 2006, (04) :601-608
[9]   北半球绕极涡的变异及其与我国气候异常的关系 [J].
顾思南 ;
杨修群 .
气象科学, 2006, (02) :135-142
[10]   马斯克林高压的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 [J].
崔锦 ;
杨修群 .
气象科学, 2005, (05) :5441-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