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河口演变规律及治理利用问题

被引:36
作者
李春初
雷亚平
何为
戴志军
机构
[1] 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2] 中山大学河口海岸研究所 广东广州
[3] 广东广州
关键词
珠江河口; 三角洲; 海岸带陆海相互作用; 潮道; 横向汊道; 口门治理利用;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02.03.008
中图分类号
TV148 [河口、港湾、海岸泥沙];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现代珠江三角洲形成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淤积的不平衡性等特点。因而近 5 0 0 0~ 6 0 0 0年来珠江河口演变有如下特征和规律 :(1)在纵向上 ,河口性质发生由废弃河口→河流优势型河口→河流—波浪型河口的转换变化 ;(2 )在横向上 ,向海凸伸的三角洲及其河流优势型河口和其两侧向陆凹入的河口湾或潮汐优势型河口相依并存 ,并随三角洲的发展 ,衍生出“河道”与“潮道”共生的现象 ,此是陆海动力耦合和相互作用的表现 ;(3)“河道”与“潮道”间的横比降愈来愈大 ,其间之横向汊道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目前珠江河口的治理应强调保护利用问题 ,有关整治措施应符合河口的特性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认识珠江,保护珠江──试论广州至虎门潮汐水道的特性和保护问题 [J].
李春初 ;
雷亚平 .
热带地理, 1998, (01) :24-28+65
[2]   全新世河口三角洲形成发展的若干问题——以珠江河口三角洲为例 [J].
李春初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 (03) :9-16
[3]   对珠江三角洲沉积特征和沉积模式的一些认识 [J].
龙云作 ;
霍春兰 ;
司桂贤 ;
杨聿容 ;
朱卫勤 ;
石瑞祥 ;
牛作民 ;
马道修 ;
徐明广 ;
周青伟 ;
张光威 ;
蓝先洪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5, (04) :49-57
[4]  
珠江三角洲沉积地质学.[M].龙云作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5]  
珠江三角洲一万年来环境演变.[M].李平日等著;.海洋出版社.1991,
[6]  
珠江口伶仃洋滩槽发育演变.[M].徐君亮等著;.海洋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