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对棉田土壤水分变化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9
作者:
吴争光
虎胆·吐马尔白
张金珠
弋鹏飞
王一民
刘洪波
巴合特别克
机构:
[1] 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灌溉定额;
灌水次数;
含水率;
棉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以田间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膜下滴灌灌溉制度对土壤水分变化及棉花产量的影响。【方法】试验根据不同灌溉定额和不同灌水次数设计了12个处理,在灌水前1d利用中子土壤水分仪测定宽、窄行的10、20、40、60、80和100cm深度处中子数,灌水间隔1d后重复此过程,然后将中子数转换为土壤含水率,同时将不同处理条件下棉花产量和灌溉水分生产率进行对比。【结果】灌水次数为16次,不同灌溉定额处理下,10cm深度处灌水前后宽窄行土壤含水率变化不明显。灌水次数为10次,灌溉定额为4500、5100m3/hm2时,棉花生长区域土壤水分出现了深层渗漏,而其它处理条件下,均未出现深层渗漏。灌溉定额为3900m3/hm2,灌水次数为16次的处理产量最高,灌溉定额为4500m3/hm2的处理节水效率达到11.8%,在灌水次数为16、13次时,减产幅度仅为5.5%和3.1%。灌溉定额为3900m3/hm2的2、10处理水分生产率较高,均在1.6kg/m3以上。【结论】灌溉定额越大,灌水次数越少,灌水后宽窄行含水率增大趋势越明显,越容易出现深层渗漏。灌溉定额越大,产量并不是越高,其灌溉水分生产率也不是很好,而中等灌溉定额的产量较高,灌溉水分生产率也是最好的。因此,设计灌溉制度时,应尽量选择中等灌溉定额和灌水次数,同时达到提高产量和节水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574 / 1579
页数:6
相关论文